今年以来险企已举牌十三次

发布时间:2025-05-13 20:09   内容来源:中国网   阅读量:17944   

近日,中邮保险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受让东航物流7942.01万股,持股比例达5%,触发举牌。《中国银行保险报》记者梳理,今年以来已有7家保险公司累计举牌13次,覆盖银行、公共事业、物流及科技等领域,举牌节奏较去年同期显著加快。相关业内人士认为,这一现象背后,是政策引导、市场环境与险资战略协同需求的多重共振。

举牌节奏进一步加快

今年以来,已有中国人寿、平安人寿、中邮保险、新华保险、瑞众人寿、长城人寿、阳光人寿等7家保险公司举牌13次。

其中,平安人寿举牌4次。该公司委托平安资管于1月8日增持邮储银行H股、1月10日增持招商银行H股。交易后,平安人寿及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邮储银行H股股本的5%,持有招商银行H股股本的5.01%,触发举牌。2月17日,平安资管增持农业银行H股,平安人寿及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达5%,触发举牌。3月13日,平安资管再次增持招商银行H股,平安人寿及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达10%,再次触发举牌。

新华保险、瑞众人寿、长城人寿分别举牌2次。新华保险于1月23日举牌杭州银行、3月26日举牌北京控股H股;瑞众人寿于3月12日举牌中信银行H股、3月20日举牌中国神华H股;长城人寿于2月20日举牌中国水务集团、3月5日举牌中国大唐集团新能源。

此外,中国人寿于3月18日认购电投产融增发股份并举牌电投产融。阳光人寿于1月27日举牌中国儒意。

值得关注的是,2024年险企举牌共20次,举牌次数创下近4年新高。2025年不到5个月时间,险企已举牌13次,举牌节奏进一步加快。

银行股、H股受青睐

从上述举牌情况看,具有高分红、高资本增值潜力、高ROE属性的上市公司备受青睐,特别是银行股。今年以来,险企13次举牌中有6次针对银行股。

相关业内人士表示,险企持有长期资金,更希望投向具有长期分红能力的公司,银行股通常具备高股息和稳定的盈利模式,符合险企长期稳健的投资需求。同时,险企持续加大优质权益类资产的投资规模,叠加新会计准则下入账方式的应用,可降低权益工具投资的收益波动,优化资产负债管理。

除银行股外,险企开始加码新能源、物流及科技领域。例如,中邮保险举牌东航物流,瑞众人寿增持龙源电力,长城人寿买入中国大唐集团新能源等。

此外,险企青睐H股,13次举牌中H股占比超60%。上述业内人士认为,多数被举牌的H股股息率较高。同时,通过港股通投资并连续持有满12个月的H股股息红利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,适配险资长期持有需求。

监管发声强信心

去年以来,监管部门密集发声,持续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。险资被视作中长期资金和耐心资本的代表,在活跃市场流通、推动市场发展、增强市场内在稳定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。

在5月7日国新办举行的“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”新闻发布会上,金融监管总局表示,将继续支持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。一是进一步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范围。二是调整偿付能力监管规则,将股票投资风险因子进一步调降10%,鼓励保险公司加大入市力度。三是推动完善长周期考核机制。

某保险资管公司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,政策推动险资投资空间进一步拓宽,长期资金入市加速。股票投资风险因子调降10%,直接降低保险公司权益类资产的风险资本占用,释放更多资金用于股票市场投资。结合此前保险资金权益投资比例上限提升的政策背景,险企有望加大对高成长性板块的配置力度,增强资本市场流动性。

展望未来,该负责人认为,本轮举牌热潮有望持续,预计未来险企将进一步增持具有高分红、高资本增值潜力、高ROE属性的上市企业,匹配保险业资产端长期、稳定的需求。同时,政策引导下,险企将进一步扩大对新能源、科技等领域的配置,通过股权投资等方式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,助力增强经济韧性。

声明:本网转发此文,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资讯信息,所渉内容不构成投资、建议消费。文章内容如有疑问,请与有关方核实,文章观点非本网站观点,仅供读者参考。

热门图文